金塔县“五大平台”构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新机制
近年来,金塔县不断拓宽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渠道,精心搭建“五大平台”,为党员干部更好地服务群众奠定坚实基础,并取得明显成效。
实行“组队结对”,搭建城市党员服务群众平台。去年,在县直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了“党员服务队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农村”活动和“城乡支部心连心,城乡党员手拉手”活动,各单位共组建“党员服务队”79个,117个城市单位党组织与包挂的新农村建设帮扶点党支部结为“心连心”帮扶对子,城市党员干部和农村党员群众采取组织定对、自由结对、党员选对等方式,结成“一对一”、“一对多”或“多对一”互助对子。具体做到“四帮”:即在政治思想上帮,提升农户政策理论水平;在项目资金上帮,提升农户发展产业水平;在信息技能上帮,提升农户增收致富水平;在具体困难上帮,提升农户实际生活水平。今年共有71个党员服务队,深入社区、农村开展活动97次,参与党员542人。全县城市党员干部与农村党员群众共结成帮扶对子2100多个,共慰问农村党员群众314户,帮扶物资16.73万元,解决党员群众的实际困难184件,提供致富信息200多条,办好事、实事近1000多件。
推行“包村联户”,搭建乡镇干部服务群众平台。坚持推行乡镇领导干部包村,一般干部联户的工作目标责任制,包村联户干部充分发挥经常联系群众的优势,注重当好“四大员”:即向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,向上反映群众利益诉求的“信息沟通员”;化解群众利益纠纷,维护社会稳定的“矛盾调解员”;帮助群众拓宽致富门路,加快增收步伐的“致富领航员”;为群众代办各类事务,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“便民服务员”,实现“干部在一线服务,政策在一线落实,问题在一线解决,形象在一线树立”,用真诚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。今年,包村联户干部共化解矛盾纠纷220多件,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1500多件,帮助300多户困难群众走上致富路。
实现“三个转变”,搭建村级干部服务群众平台。着眼于打造服务型村干部队伍,注重实现“三个转变”:即村干部通过电话联系、定期走访、座谈交流等方式,主动向群众问事,帮助群众解决难事,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;对关系全村经济、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,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进行集体议事,凡是有利益诉求的群众都可以到村办公室说事,由坐班村干部妥善处理,实现由浅层服务向深层服务转变;定期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对村干部问事、说事、议事和办事的情况进行民主评议,对办理结果满意率不达标的责成限期整改,经整改群众满意率达到反映问题总数的90%以上,实现一般性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。目前在全县村干部中已形成“为群众多办事、办好事、办成事、快办事”的良好工作氛围。
抓好“产业党建”,搭建党员能人服务群众平台。积极改进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,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条上,构建了“组织与产业对接、服务与发展同步”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格局,今年以来,以党员能人为核心,全县已组建产业党支部8个,产业党小组29个,党群共同致富联合体、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等党群互助组织20个,将党员能人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的领域延伸到温室蔬菜种植、葡萄产业、肉羊繁殖、制种、商贸流通等10多个产业。在党员能人的引领带动下,全县有80%以上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,已初步形成蔬菜、葡萄、肉羊、制种、劳务输转为主的产业化格局,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745元,其中农民从二、三产业中获得的收入人均达到839元。
深化“设岗定责”,搭建无职党员服务群众平台。本着按需设岗、因事设岗、量才定位、以岗定责、责任到人的原则,不断深化无职党员“设岗定责”活动。农村和社区基层党组织结合无职党员年龄、文化、兴趣特长等基本情况和上一年度履岗情况以及群众需求,每年年初都重新为无职党员设置岗位,同时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,严把党员上岗关、履岗关和评岗关,让无职党员无职变有责,在责任岗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今年共为无职党员设置了政策宣传、民主监督、科技致富、民事调处、卫生监督、民情信息、职工维权等12类岗位,全县80%以上的无职党员都“有岗有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