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金塔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,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,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。
健全完善组织体系,织密乡村治理“组织网”。积极探索“支部建在网格上”新路径,按照“整体覆盖、便于管理、无缝衔接”的原则,在全县86个村全覆盖建立“行政村党组织—网格(村民小组)党支部(党小组)—党员联系户”的三级网格体系,调整选配网格长86人、网格员869人,坚持重心下移,服务力量下沉,把信息采集、便民服务、矛盾化解、治安防范、环境整治、社会保障等工作统筹纳入,统一建立了全方位、多功能、综合性的区域网格,推动“大事全网联动、小事一格解决”,实现“网中有格、格中有责、责任到人、服务到家”的网格精细化治理目标,有效打通基层治理“最后一百米”。
锻造过硬党员队伍,培育乡村治理“排头兵”。根据农村党员队伍实际,探索开展党员分类管理工作,将农村党员分为在职党员、无职党员、流动党员、生活困难党员、年老体弱党员,对应建立分类管理工作机制,扎实开展无岗党员设岗定责和承诺践诺活动。深入开展“管理安家、服务安业、关怀安心”三安行动,切实增强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采取“固定动作+自选动作”模式,设置“传承红色基因·争做先锋党员”、“喜迎国庆颂党恩·共庆华诞启新程”等活动主题,增强“主题党日”的政治性、原则性、时代性和战斗性。全面推行“党员十面旗”评议、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,采取示范培训、实践锻炼、观摩学习等方式,努力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加强乡村治理的能力。
发展村级集体经济,夯实乡村治理“厚家底”。持续深化“三链”建设模式,围绕戈壁农业、畜禽养殖、土地流转、劳务输转以及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,采取“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“支部+协会+农户”“支部+企业+农户”等模式,成立合作社党组织80个,组建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功能型党小组167个,建立先锋富民产业基地216个,实施产业主导型和服务创收型项目73个,谋划光伏带动型、资源整合型、有偿服务型等集体经济项目249个,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8%以上,村集体经济“造血”功能和发展“内生动力”不断提升。
完善制度机制保障,凝聚乡村治理“新合力”。全面落实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和党务、村务公开制度,及时回应群众关切,实现了村事民提、村事民议、民事民管。严格落实村“两委”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和备案管理制度,扎实开展村“两委”成员任职资格联审,将不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全部清理出了村干部队伍,有力净化基层干部队伍。着眼解决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,全县8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集民政、社保、计生、合作医疗、综治、司法等服务为一体的村级便民服务站,实行村干部坐班值班、民事村办代办等制度,极大地提升了为民服务的能力。(张晓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