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,农村党员是党在农村的骨干力量。金塔县严把党员发展“入口关”,不断做大农村发展党员“蓄水池”,为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注入强劲动力。
强化源头把控,拓宽视野“选好种”。在县级统筹下,由镇一级做好摸底,合理申报年度发展指标,科学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,每个村每年至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-2名,确保党员队伍及时补充新鲜血液。采取组织推优、群团推优和群众推荐、个人自荐的“双推双荐”方式,从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、种养植能手、致富带头人、退伍军人、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中“荐贤”,对18岁到35岁的农村优秀青年“过筛登记”,分类建立“优秀分子”“外出能人库”“后备人才库”,指定乡镇党委班子成员、老党员“主动出击”,在思想上早启发、政治上早引导、理论上早灌输,提升农村优秀青年在思想上追求进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让乡村人才“显山露水”,萌发入党愿望,全县9乡镇共有107名入党申请人进入组织视野。
强化能效提升,充电储能“施好肥”。依托“归雁工程”,大力推进入党申请人“倍增”计划,开辟务工人员、流动党员返乡创业“绿色通道”,鼓励返乡创业人才在党组织引领下,发展规模养殖、特色农业、电子商务、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,不断壮大农村年轻优秀人才队伍,依托农村技能培训、甘肃党建、学习强国等平台,按照“缺什么,补什么”原则,设置党性教育、社会治理、农村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培训课程,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教育培训20余场次。通过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列席党员政治理论学习会议、主题党日等活动,不断深化党性教育。
强化跟踪培养,淬火成钢“育好苗”。通过“一带一、多带一”帮带培养模式,建立党委班子成员、村党组织书记定人联系、定向培养、定期帮教工作机制,常态化组织开展结对帮带活动,科学设置科技示范、经济发展、公益事业、自治组织等岗位,加强政治理论、种养技术等知识技能培训,定期开展“一对一”谈心谈话、“面对面”教育培养,掌握思想动态,进一步织密教育培养“红色纽带”。支持政治素质好、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入党申请人打造能人带富示范基地,全力搭建好“成长步梯”,确保农村发展党员后备队伍数量充足、质量提高,构建起农村发展党员可持续循环的“生态圈”。(肖占鹏)